鲤鱼跃龙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,讲的是每逢暮春季节,便有无数金色鲤鱼循着黄河逆流而上,聚在禹门下,奋力跳跃,偶有一跃而过者,便化为苍龙,腾飞九天之上。在古代“鲤鱼跃龙门”更多是指贫苦学子通过十年寒窗,一朝考取功名。而学子科考的地方——贡院,便是龙门了。
在阆中古城中坐落着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、面积最大的科举博物馆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贡院。贡院主要由大门、龙门、考棚、致公堂、明远楼等建筑组成的四合庭院建筑,是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建筑、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。“贡院”就是封建社会为皇帝选拔人才的地方,只有用于省考和国家礼部考试的场所才能称为贡院。清朝初年,全川未靖,阆中先入大清版图,四川省省会设于阆中,时间长达17年,在阆中举行了四科乡试。
阆中贡院为清嘉靖年间所重建的,前院是考场,后院是斋舍,四周都是号房。考试时按天、地、玄、黄……编号,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。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,是考官唱名、发卷、监考的地方。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,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,供考生休息候点,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。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,楼下庭院纵贯走向。
“参拜主考、监临大人,鞠躬!”身着秀才服装的游客文质彬彬走进考场,威严的主考大人坐在太师椅上一脸严肃,威风凛凛的兵卒手持武器守卫考场,这是为了让游客感受科举文化现在贡院里进行的“秀才赶考”表演场面。考生要经过搜身等程序,拜见主考大人,监考的官员宣布考场纪律,然后考生按照号牌进入考舍,这些人要在隔成格子一样的考舍中经过三天两夜的漫长考试。阆中乡试贡院在秋天举行考试,称“秋闱”。考生进考场之日,发给考生三根蜡烛,烛尽收卷。“号房”,每间考室有进出小门一道,正中墙头有小窗一扇,房顶置亮瓦和气孔。
教子堂
清代四川贡院
秀才赶考活动